北京工商大学(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北工商,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为京津冀高校商科类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全国区域金融论坛发起单位、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单位,全国第一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和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国际双认证的高校,是以经、管、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前身是建于1950年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建于1953年的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为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商科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隶属于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
截至2020年1月, 学校有阜成路校区和良乡校区,总占地面积1230.6亩;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下设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有本科专业57个。
下属学院 | 开设专业 |
---|
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 | 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化学(轻化产品质量分析)、生物技术(化妆品) |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包装工程、工业设计 |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财政学、经济统计学 |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公共事业管理 |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法学、思想政治 |
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西班牙语、商务英语 |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
北京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6个;3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会计学、食品科学、应用化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4个):企业管理、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位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会计学(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名称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名称 | 专业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批准时间 |
---|
理学院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Z1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 2012年5月 |
081702 | 化学工艺 | 2011年12月 |
理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5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2011年12月 |
统计学 | 0714 | —— | 2011年8月 |
食品学院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4 | 应用化学 | 1986年7月 |
081703 | 生物化工 | 2003年9月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083201 | 食品科学 | 2006年1月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02 | 环境工程 | 1996年4月 |
083001 | 环境科学 | 2006年1月 |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 工学 | 机械工程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1998年7月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90年10月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503 | 材料加工工程 | 1998年7月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工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08110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1986年7月 |
081102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2006年1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98年7月 |
软件工程 | 0835 | —— | 2011年8月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87100 | —— | 1993年12月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020104 | 西方经济学 | 2000年12月 |
020101 | 政治经济学 | 2006年1月 |
应用经济学 | 020205 | 产业经济学 | 1981年11月 |
020206 | 国际贸易学 | 2003年9月 |
020203 | 财政学 | 2003年9月 |
020204 | 金融学 | 2003年9月 |
020207 | 劳动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01 | 国民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09 | 数量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02 | 区域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Z1 | 保险学 | 2012年12月 |
统计学 | 0714 | —— | 2011年8月 |
历史学 | 中国史 | 0602L3 | 专门史 | 1996年4月 |
商学院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120202 | 企业管理 | 1990年10月 |
120203 | 旅游管理 | 2003年9月 |
120204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2006年1月 |
1202Z1 | 财务管理 | 2006年1月 |
120201 | 会计学 | 1986年7月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20100 | —— | 1998年7月 |
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法学 | 法学 | 030105 | 民商法学 | 1993年12月 |
030107 | 经济法学 | 1996年4月 |
030106 | 诉讼法 | 2012年12月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006年1月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6年1月 |
外国语学院 | 法学 | 法学 | 0301Z1 | 国际法商英语 | 2012年5月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 | 050301 | 新闻学 | 2006年1月 |
050302 | 传播学 | 2012年12月 |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院系名称 |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专业领域代码 | 专业领域名称 | 批准时间 |
---|
食品学院 | 0852 | 工程硕士 | 085216 | 化学工程 | 2007年5月 |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 0852 | 工程硕士 | 085201 | 机械工程 | 2007年5月 |
0852 | 工程硕士 | 085204 | 材料工程 | 2010年9月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0852 | 工程硕士 | 085210 | 控制工程 | 2007年5月 |
0852 | 工程硕士 | 085211 | 计算机技术 | 2010年9月 |
0852 | 工程硕士 | 085240 | 物流工程 | 2010年9月 |
经济学院 | 0252 | 应用统计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0254 | 国际商务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0253 | 税务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0256 | 资产评估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0251 | 金融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0255 | 保险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商学院 | 1251 | 工商管理硕士 | - | - | 2007年5月 |
1253 | 会计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1254 | 旅游管理硕士 | - | - | 2010年9月 |
法学院 | 0351 | 法律硕士 | - | - | 2009年6月 |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个;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2部,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35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通过IFT、IUFoST食品专业国际认证。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金融学、贸易经济、新闻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会计学、物流管理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应用化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物流管理、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金融学
北京市特色专业(8个):会计学、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法学、新闻学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金融学
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会计类专业群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工商大学数字艺术制作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与化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会计学全英教学实验区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北京天利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物流系统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证券投资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中级财务会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物流系统论(何明珂)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有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市高精尖中心、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研究基地、获批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批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轻工业绿色塑料成型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实验室(1个):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
北京市研究基地(2个):北京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北京批发研究基地
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中国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牵头单位)、京津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推动与海外一流院校、学术机构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合作交流、留学生发展、师生境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近22个国家和地区的46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和2014年,我校与爱尔兰考克大学联合举办应用统计学(风险和精算)(国际)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分别获教育部批准。
学校面向在校学生开展了各类层次的国际交流学习项目,通过项目进入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都柏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生已经突破百名。
学校积极整合各类外事资源,2016年11月,获批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项目,并成立巴基斯坦科技与经济研究中心,标志着学校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7年学校首次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推荐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候选人,并有15人获资助,标志着我校在公派出国留学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积极实施《留学北京工商大学行动计划》,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的大好机遇,提升了我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2014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正式成为承担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2016年,我校首次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2017年,我校外国留学生在校生突破300人,校园国际化气氛日益活跃。
学校积极为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利用举办国际会议、合作伙伴院校交流等多种方式为教师的国际交流提供各类机会。
学校每年派出教师近百人次赴国外一流大学接受培训和交流,赴国外(境外)进行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专业考察和交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6月,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商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包括阜成路校区图书馆和良乡校区图书馆两个馆区,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5793.1平方米,截至目前,图书馆纸质文献178.2万册、中外文期刊904种、报纸65种、电子图书198.8万余册、数据库107个。形成了以经、管、工科为主,理、法、文、史等多学科兼顾,以印刷型资源为主,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为辅的馆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