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江苏理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首批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学校前身是1984年创办的常州职业师范学院,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常州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定名为江苏理工学院。
截至2021年9月,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中外文藏书190万余册;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2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近1100人,博硕研究生导师2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700余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2个本科专业。
院系 | 专业(方向)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自动化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材料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金属材料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 |
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德语、日语 |
艺术设计学院 |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数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统计学 |
国际教育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金融学(江苏省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4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近460人,博硕研究生导师180余人,聘请学术和产业界知名专家近90人担任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产业教授。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15人,获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以及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150人次,拥有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项目、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项目(基地)20余项(个),国家级一流(品牌、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重点)教材等省级及以上一流(品牌、特色)专业、一流(精品)课程、规划(重点)教材近120个(门、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项目:江苏理工学院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江苏省品牌专业: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会计学、教育学、通信工程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化学类、设计学类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英语、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应用化学、软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有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专业:机械工程、环境工程
序号 | 建设级别 | 学科名称 | 学科代码 |
---|
1 | 省重点(培育)学科 | 机械工程 | 0802 |
2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 |
3 | 省重点建设学科 | 教育学 | 0401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12 |
5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0811 |
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5 |
7 | 工商管理 | 1202 |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99位。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基地160余家及研究机构40余家,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常州产业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拥有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点1个,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1个,常州市级科研机构3个。
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高校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及其集成控制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高性能材料绿色成形技术与装备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应用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工程中心、江苏省报废汽车绿色拆解与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产品轻量化材料设计与成形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基地
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点:江苏理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常州市级科研机构:常州民营经济研究所(江苏理工学院民营经济研究所)、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2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120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3亿多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00余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3月,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有馆舍面积3.38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4500多席,馆藏图书189.25万册,中外文现刊827种,中外文电子图书204.10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77.15万册,引进各类数据库32个,自建数据库7个;馆藏文献以工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艺术等学科,形成了以机械、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化工、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的馆藏特色;图书馆是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学术资源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为双月刊,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CAL-CD》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源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源期刊。
《职教通讯》
《职教通讯》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理工学院主办的职业教育综合性期刊。长期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以及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专家学者赴德、美、英、加、日、韩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访学或交流。聘请外籍教师百余名来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