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用科技学院(Guangzhou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2000年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总占地1420亩;设有14个教学及科研单位,有3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200余人,教师630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及科研单位,有33个本科专业。
二级院系 | 专业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 |
|
法政学院 | 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
人工智能与电气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 |
体育科技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
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教师630余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70余人。
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申文青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体育学、民商法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1个。
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省重点专业:金融学
省级特色专业:法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金融学、产品设计、法学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外语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科研所5个;成立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会。
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城乡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9-2020学年,学校共组织科研项目申报20余次,立项16项,其中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8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共建项目1项,广东省财政厅会计科研项目1项,协会类科研项目4项,横向联动课题2项;顺利结项22项,其中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3项,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9项,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科研规划项目9项;教师公开发表CSSCI论文9篇,CSCD论文2篇,EI收录2篇,CPCI(原 ISTP)收录4篇,北大中文核心8篇,一般学术论文162篇;出版著作4部,其中专著2部,编著1部;获得专利12项,其中教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外观专利10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纸质)90.09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3.2万余册;订阅期刊604种,订阅报纸28种;电子图书103.8万册,电子期刊13045册,学位论文68557册,音视频数据库累计16万集,约5万小时。